《渔洋诗话》是清代诗话类著作。王士禛著。《渔洋诗话》传世有两种,性质不同。第一种为1卷本,收入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刊本《檀几丛书》,全是摘取王士禛《古诗选》中五、七言诗的凡例而成,并非诗话。第二种为3卷本,是王士禛致仕以后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应友人之请撰写、辑录而成,先得60条,至康熙四十七年又增加160余条,付梓刻印。该3卷本有《王渔洋遗书》本、《四库全书》抄本、乾隆二十三年(1758)竹西书屋刊本、乾隆、嘉庆间朱琰辑 《诗触》本、养素堂本、《清诗话》本、扫叶山房石印本(分为2卷)、上海会文堂《史梦溪评点渔洋诗话》石印本等。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历官扬州推官、礼部主事、户部郎中、翰林院侍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后因王五、吴谦狱失察,罢官里居,从事著述。有《带经堂集》、《渔洋诗话》与笔记 《池北偶谈》、《居易录》、《古夫于亭杂录》等。
《渔洋诗话》分上、中、下3卷,共计282条,约3. 5万余言。有俞兆晟序与自序,竹西书屋本与上海会文堂本另有黄叔琳序。
王士禛论诗标举神韵,《四库全书总目》著录 《渔洋诗话》说: “士禛论诗主于神韵,故所标举,多流连山水、点染风景之词,盖其宗旨如是也。其中多自誉之辞,未免露才扬己。又名为诗话,实兼说部之体。”评价极为中肯。“神韵”一词最早见于南齐谢赫 《古画品录》,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也曾使用,此后,明代的董其昌、胡应麟等人也常用神韵一词论画或评诗。传至清代王士禛,神韵已成为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了,这种主张简要言之,就是指诗歌提供给接受主体的耐人寻味的意境,其来源是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与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南朝梁钟嵘的《诗品》的某些议论如“滋味”说,也是神韵说的来源之一。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与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说是神韵说所追求的诗歌境界,兴会神到、含蓄蕴藉也是神韵说的论诗宗旨。
《渔洋诗话》中涉及神韵说理论的文字并不多,而主要是通过对具体问题或创作的品评达到宏扬神韵说的目的。作者说: “余于古人论诗,最喜钟嵘《诗品》、严羽《诗话》、徐祯卿《谈艺录》,而不喜皇甫汸《解颐新语》、谢榛 《诗说》。”又云: “弇州 《艺苑卮言》,品骘极当,独嫌其党同类,稍乖公允耳。”(卷上)这是径直表露自己的诗歌价值取向。作者还借古人议论说出自己的主张: “姜白石《诗说》云: ‘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右论诗未到严沧浪,颇亦足参微言。”(卷上)有时作者又借形象的比喻阐明自己的诗论:“越处女与勾践论剑术,曰:‘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 司马相如答盛览曰:‘赋家之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 云门禅师曰:‘汝等不记己语,反记吾语,异日稗贩我耶?’数语皆诗家三昧。”(卷上)有时作者又通过比较,阐说自己的主张:“洪升昉思问诗法于施愚山,先述余夙昔言诗大指。愚山曰: ‘子师言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现;又如仙人五城十二楼,缥缈俱在天际。余即不然,譬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须就平地筑起。’洪曰: ‘此禅宗顿、渐二义也。’”(卷中)从上述的引文中,读者不难看出王士禛神韵说的内蕴。
《渔洋诗话》阐发神韵说,更多是以品味具体诗歌创作达成的。如评历代咏梅诗:“梅诗无过坡公 ‘竹外一枝斜更好’七字,及‘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高季迪‘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亦是俗格。若晚唐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直足喷饭。”(卷上)论近体诗对句则说:“律句有神韵天然,不可凑泊者。如高季迪‘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曹能始‘春光白下无多日,夜月黄河第几湾’,李太虚 ‘节过白露犹余热,秋到黄州始解凉’ ……”(卷中)论诗之立意则说:“益都孙文定公(廷铨)《咏息夫人》云: ‘无言空有恨,儿女粲成行。’谐语令人颐解。杜牧之: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则正言以大义责之。王摩诘: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卷下)所举诗例全为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冲淡超逸之作,可见其诗学观。
《渔洋诗话》中还有很多记人记事或录诗录句之作,保存了一些诗歌资料。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衣工、木工的诗作,也入于诗话之中,如:“萧诗,字中素,华亭人。隐于木工。博学善诗。其警句云:‘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山寺落梅伤别易,天涯芳草寄愁难’。从学者甚众,而执艺事如故。”(卷中)不以人废言,体现了作者兼收并蓄的精神。诗话中也有一些标榜自己或没有什么价值的条目,但总的看来,可为研读者取资者仍占大多数。
对于王士禛的神韵说,历来毁誉不一,誉之者云:“前人论诗主格者、主气者、主声调者,而渔洋先生独主神韵。“神韵” 二字,可谓放出三昧,直足千古。”(田同之《西圃诗说》)毁之者如潘德舆、梁章巨等人,而袁枚则取“不相菲薄不相师”的态度。近世以来,对神韵说也有不同看法,但全盘否定者已经不多。研究神韵说,仅凭《渔洋诗话》是不够的,乾隆间张宗柟所辑《带经堂诗话》汇集王士禛著述18种,分8门64类,较为详备,若再联系王士禛诗文中有关内容,对于他的神韵说才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渔洋诗话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渔洋诗话》
文章链接:https://www.umxmt.com/535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文章名称:《渔洋诗话》
文章链接:https://www.umxmt.com/535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