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是碳中和路径下被迫发展的技术路线。在确定碳中和路径之前,几乎所有企业都拒绝电气化。
原因很简单,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的意义只是为了减少碳排放。
然而,各种并发症是非常明显的电池寿命短、自燃、充电和高价格。用户很难从心底认可电动汽车。
因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燃给用户带来了太多的便利,经济、耐用、方便、低成本是电动汽车不可替代的优势。
的确,碳中和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每一个只关心日常必需品的工薪阶层来说,人们只关心产品是否适合日常需求。
今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将达到600万量级,确实迎来了井喷期。
很大一部分用户选择混合动力车型。从比亚迪的销量可以看出,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成功超越纯电动车,说明人们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其实是在认可无后顾之忧的混合动力车型。
简单粗暴地说,内燃机上的混合动力车型是公认的。专业来说,它是电气化后的衍生品。混合动力车型天生具有代差优势。
虽然纯电动汽车在舆论热度上占了上风,但更多的是一些技术问题,如电池能量密度能否继续突破,充电速度能否更快,如何确保快速充电时的安全。
大多数消费者认可纯电动汽车,实际上是在认可品牌价值。
目前,新能源的品牌价值非常高,减免购置税,30万以内的车型进一步享受国家补贴。无限号、无限行是一二线城市销售扩张的关键原因。
当然,也有一些用户看到了省油的优势。
总之,100公里的电费必须比100公里的油费更经济实用。家用充电桩的电费可以忽略不计,但油费是日常正常开支,难以忽视。
但电动汽车的省油并不意味着在经济性能上真正压制燃油汽车。
一方面,电动汽车的残值没有固定的标准,热门电动汽车只有在价格稳定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谈论残值。事实上,绝大多数电动汽车都没有残值。
简单来说,买电动车不要想着换车,开到报废。
另一方面,报废的前提是电池寿命不衰减,电池、电机、充电系统没有问题,电动汽车零部件集成度很高,基本上只更换,电机成本数万元,一旦超过保修期更换成本甚至高于燃油汽车变速箱。
电动汽车在日常生活中节省了加油成本,但维修部件基本上都是大项目,而且维修成本也不低,不坏就一坏惊人。
2020年以后,中国乘用车市场真正接受电动车只有两三年。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仅100万辆,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6倍。今年这么热的新能源汽车,两年前没有热度。如果不是为了车牌,有多少人会买电动车?
一辆车的寿命不到10年,长达20年,真正走向用户的电动车现在才几年?
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新能源汽车,这个新物种还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不加油是它的特点,而不是亮点。它的亮点应该是20年不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确保低成本的优秀体验。
现在,站在风口浪尖的蔚来、小鹏、理想,谁敢拍胸脯说自己的车能开十几年不衰减?
刚从PPT下来,信徒可以盲目支持粉丝,我们还是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买车不容易,买和珍惜。